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模范
公益“一小时”,一路走来都是爱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6-15  责任编辑: 李艳娜

一小时公益组织成员与受捐孩子合影。一小时成员供图

  刘跃和学校颁发的感谢证书。(一小时公益成员供图)

  自2013年11月成立以来,槐荫民间公益组织“一小时”已连续两年坚持活动。创始人朱玉德带领“一小时”摸索着民间公益组织的前进方向。谈及为何要以“一小时”给公益组织命名,朱玉德说:“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每周腾出1小时做公益;工作忙时间紧,可以每月腾出1小时做公益。”

  本报见习记者 朱文龙

  “他把这个组织 当成自己的孩子”

  若把时间退回到2013年的那个初冬,“一小时”公益负责人朱玉德也许不会想到,或者说,不可能想到,将来的某一天,自己偶然间建立的公益组织,会发展到如此规模。

  朱玉德,1975年出生,山东泰安人,是一位普通农民的孩子,十年前从泰安来到济南,在张庄街道景秀荣祥社区做保安。因为他乐于助人、古道热肠,很受居民的喜爱。一次,他见到有一位老人昏倒在路边,立马把这位老人扶起并送往医院,在医院期间,他守护老人近万元财物寸步不离,一直到老人家属来取。因为他高尚的品德,朱玉德在2013年被评为槐荫区新城道德之星。

  评为道德之星之后,朱玉德更加热衷于公益事业。有一次,他路过社区内的一家老年公寓,看到老年公寓中活动的老人,他惊呆了。“这个老年公寓外部硬件设施尚可,但是老人的精神状态却不太好,给人一种孤独、寂寞感。”朱玉德连忙走上前,跟老人聊天、捶背、按摩。“看着老人欣喜的表情,我心中又高兴又苦涩。”

  朱玉德走在回家的路上,思考着刚才发生的种种事情。“我在想,是不是所有的老年公寓都这样?我一个人怎么帮助这么多老年人?”老人的状况和自身力量的微弱,让朱玉德迸发出建立公益组织的念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那要是一群人的力量呢?”

  说干就干,朱玉德是一个敢于把想法运用于实践的人。回到家后,他给亲戚、朋友说起了这件事,得到了亲戚朋友的支持,张庄街道办、景秀荣祥居委会也对朱玉德的想法高度认可,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小时”公益组织成立了,朱玉德和他的一干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组织。

  组织成立之后,朱玉德开始广泛联系各方,从事各种公益活动。随着活动的增加,“一小时”公益组织的名气越来越大。看到如此欣欣向荣的场面,朱玉德十分高兴,殊不知,一场危机却将来临。

  “有一次,一个成员给我说,咱们去老年公寓是不是要有一身衣服,显得正式。”朱玉德听到这个建议之后,非常赞同。但是当他准备操办这个事情时,却发现,他的组织根本就没有钱。

  “我们这个组织是公益组织,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家都是凭借公益的热心走到一起,也没啥钱。”没有钱,许多活动都没法开展,势必打击成员的积极性,继而影响组织的前途。资金问题,犹如一道鸿沟,横亘在朱玉德面前。难道要看着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难道要看着自己的辛苦半途而废?一夜未眠,朱玉德苍老了很多。

  办法总比问题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玉德咬了咬牙,决定把自己的工资作为组织的周转资金,要知道,那时候他的工资只有1500元。

  “我当时就一个想法,不能让这个组织黄了!”于是,大家有了崭新的马甲、统一的牌子,还有巨大的条幅……

  “小朱没有孩子,但是却把这个组织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面对朱玉德的奉献,“一小时”公益成员刘跃感动地说。

1   2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