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责任
“垃圾围村”治理难题急需解决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5-04-16  责任编辑: 李想

  “垃圾围村”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了。《人民日报》近日连续推出多个版面关注这一问题,收到很多读者反馈,也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垃圾围村”的现状和治理困境。

  我的老家也在农村,长期以来大家都把垃圾倒在河里,几年前,镇上给村里购置了一批垃圾桶并立下规矩禁止往河里倒垃圾。开始时村民的热情还很高,但是垃圾桶装满了之后,却没有人管,只有在领导来检查时才有人连夜把垃圾运走。久而久之,垃圾桶也就成了摆设,有些村民还把垃圾桶搬回家里。之后,大家不再往河里倒垃圾,却改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而那条曾经清澈见底的小河,也因为养殖业的过度发展而鱼虾绝迹,恶臭熏人。我看到在其他一些农村,虽然建好了垃圾站,但因疏于管理,垃圾站也变成了“垃圾焚烧站”。

  农村本该是一块净土,是寄存美丽乡愁的所在。平常大家或许不怎么关注农村污染,但一旦关注起来,可能就会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农村的污染比城市更严重。农业部发布的信息证实,农村的污染总量已超过工业,到了触目惊心、亟待解决的程度。而“垃圾围村”只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方面,其他诸如重金属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同样严重。

  农村环境污染并不是今日才出现的,只是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因为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另一方面是农村本身的污染加剧。我国的环境保护以城市为重点,对农村长期关注不够,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相当落后。而农村环境污染的主体分散、隐蔽性强、不易检测等特点也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农民的环保意识也相对较弱,农村在更紧迫的发展压力面前不堪一击。忽视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内驱力,也就更顽固。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从政府角度来看,需要加强农村污染防治的法律和法规建设,从源头遏制污染;从农村自身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应被摆在很重要的地位。

  环保是一个需要全民共治的问题。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需要一套与农村情况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也要求农民更多地参与其中。但现在的农村,人才流失所造成的空心化问题严重,农民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实际上面临很大困难。

  拿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来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让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是抵制和拒绝城市工业污染转移、减少垃圾、治理污染的根本途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以基础设施的完善作为基础,关键还是在人才。可如果不能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留在农村,依靠传统农民,现代农业的转型很难实现大范围的推广。但在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留下年轻人确实很困难。

  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系统解决,要站在城乡差距拉大的大背景下,着眼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留住人才。只有这样,广大农村才能青山绿水常在。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