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民公仆
上海援藏干部瘦20多斤 首次回家妻子没认出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4-08-29  责任编辑: 李想

上海援藏干部瘦20多斤首次回家妻子没认出(图)

    在老赵办公室的墙上,两个硕大的毛笔字颇为醒目——“大爱”。这其实是他回上海以后某次组织征文活动时定的名称,虽与援藏无关,但这两个字却触动赵卫安的内心。于是,活动结束后,他便将两个大字装裱后挂在办公室中,从未摘下。
 

  在浦东金杨街道办公室中见到赵卫安时,他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回来,金光灿灿的“援藏先进个人”奖章静静地摆放在办公桌一隅。如今身为街道党工委书记,他的工作十分繁忙,不过得空,仍会看一眼奖章,勾起难忘的回忆。“援藏3年做了一点事情,没想到就得到这么大的荣誉,惭愧啊。”赵卫安说自己获表彰很“幸运”,不过更幸运的是拥有那段“激情燃烧”的援藏岁月。

  每周洗次澡是最开心的事

  13年前,赵卫安作为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来到“雪域英雄城”江孜县,担起了县委书记的重任。尽管此前已经有第一、二批援藏干部的努力,不过工作条件依然非常艰苦——住的宿舍没有热水、没有空调、甚至没有卫生间。赵卫安坦言,当时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每周一次的“集体洗澡”。

  不过,缺氧和艰苦的条件丝毫没有阻碍赵卫安一行开展工作。他说,自己始终在工作中思考着三个问题:“进藏图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赵卫安将答案归结为“主人意识”:“我们来了就是江孜的主人,那么造福一方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使命。做江孜人,干江孜事。”

  抵达江孜后,他带领小组成员顾不上休息,顾不上高原反应和生活不适,半个月内跑遍了全县19个乡镇和大部分基层单位,调查县情、了解民意。他常常一边干啃方便面,一边就着矿泉水,逐渐形成《江孜小组三年援藏工作规划》,提出了“立足新起点,明确新目标,争创新作为,使援藏工作在稳定性中求突破,连续性中求提高,开拓性中求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理顺工作,赵卫安牵头在江孜进行了财政清理和土地清理,这在当地属于“第一次”:“这两项工作涉及面广、存在问题多,清理难度非常大。但为了江孜的事业、老百姓的利益,这些工作必须马上着手去做。”通过清理,使违章交易、无偿占有、用权侵占的土地,财政上数百笔、总数达几百万元往来款等逐一得到清理和纠正,由于教育在先,政策合理、工作细致,没有引起波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使县里各项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艰苦工作让他“瘦身成功”

  延续性同样是援藏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刚到江孜工作时,县内星火开发区塑料厂、饮料厂、水泥厂等几家企业全部关门歇业,当地群众对此有些情绪,赵卫安也深感不安。于是在他的主持下,县委形成决策,改革全面推开。

  县里对关门的四家企业采取了拍卖、租赁、兼并、承包等形式,全部改制盘活。其中水泥厂的情况尤其复杂,工作难度大,赵卫安和另一位援藏干部、副县长谭士军一起,经过多方协调、反复工作,最终使水泥厂恢复生产,为江孜增加了上百万元税收,解决了上百人就业,为当地农牧民增加了收入。

  在援藏重点工作“安康工程”实施过程中,他和江孜小组同志一起深入到广大农牧区,了解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对每个村根据不同条件和优势,与乡村党委支部逐一研究具体实施项目,力求以小额投资争取最大效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安康工程”建设工作的针对性。

  江孜县的“安康工程”在上海对口支援各县中率先实行试点,全县十分之一的农牧民直接受益,受到沪藏两地领导充分肯定,当地群众也拍手叫好。

  艰苦的工作让老赵“瘦身成功”,体重下降了20多斤。当年网络条件无法与现在相比,家里人并不能经常见到他的容貌,因此当他援藏后第一次回家,在飞机场,直到走到妻子跟前,对方都没有认出丈夫。“老婆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我安慰她说:‘没事儿,掉肉减轻负担,这样才不会有高原反应。’”

  送行时群众都想献哈达

  在赵卫安的任期内,江孜县城发生了十分罕见的地表涌水灾害,宗山脚下50多户居民家中涌水,土坯房开裂倒坍。面对老百姓有家难回、无家可归的灾情,他研究决定实施宗山广场建设,直接指挥了江孜首次、也是最大规模的居民搬迁……

  这个一举多得的决策至今仍被江孜群众所称赞:搬迁建设了两个居民新区,老百姓住进了新居;建成的3万多平方米新公园,让老百姓休闲娱乐有了新去处;旅游开发形成了新景点,宗山景区受到保护。

  在“青稞种植大县”尝试特色种植,扶持贫困农牧民养奶牛……赵卫安和其他援藏干部一起寻求新的发展。即便在即将离开江孜的2004年,赵卫安还多方联系,争取到了国家层面的1亿元投资。当时上海三年在江孜的援建资金为3605万元,因此这一笔“巨额投资”意义非同寻常。

  赵卫安和伙伴们还与贫困学生一对一结对,在他们的帮助下,结对学生全都考上了大学、大专。如今这些藏族“女儿、儿子”仍然和他们保持着紧密联系。赵卫安说:“援藏三年,咱们人均捐献都超过1万元,不过看到他们成长,我们都非常开心。”

  不懈的努力收获了成果,江孜2003年经济总量达到3.78亿元,比三年前增长了53.5%,年均增长13.8%;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780元,年均增长9%。2004年欢送赵书记一行的时候,江孜群众都涌上街头,每个人都想给他们献上哈达。最终,500多米的路程,走了半个多小时……

    来源:文汇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