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民公仆
沪376位干部入藏为雪域高原留下"印迹"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4-08-21  责任编辑: 李想

  “拉脱契(非常感谢)!拉脱契!”年过八旬的原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提起上海的援藏干部,赞不绝口,充满感激之情。

  白玉兰开了20个花期,格桑花也开了20个花期。从东海之滨到珠峰脚下,从黄浦江畔到雅鲁藏布江,一批批援藏干部告别繁华都会,奉献在“氧气吸不饱”的世界最高的地方。

  “上海援藏干部来后,日喀则这2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前面40年。”原日喀则地区行署副专员群培说。

  二十春秋沪与藏,五千里路云和月。“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上海援藏工作的基本思路,如今已结下累累硕果,挂满雪域高原的枝头。

  立誓:“不干事就不要来援藏!”

  “是历史的风云际会,把我们送上那个舞台”,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麟说。

  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开创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新方式。按照中央要求,上海市委从3500多名志愿者中遴选了49名中青年干部,首次赴西藏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时年32岁的徐麟肩负重任,担任日喀则地委副书记、上海援藏干部联络组领队。

  历届上海市领导,高度重视援藏工作。2007年6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特意接见了第五批全体援藏干部,勉励大家在雪域高原“建功立业、历练人生”;2007年12月6日,时任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在2007年上海援藏工作总结上做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上海援藏工作要争取走在全国的前列”;2013年底,市委书记韩正再次明确提出,“上海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新一轮援藏工作做得更好,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奔小康作出应有贡献。”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日喀则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上海的千倍以上。海拔4000米,谓之“生命禁区线”,空气中的含氧量比平原地区约少1/3。眩晕、呕吐、发烧等各种高原反应,让来自上海的干部见识了高原的艰苦。

  在援藏干部中有句“名言”:在西藏躺着也是一种奉献。上海的援藏干部说,不干事就不要来援藏!

  20年来,7批共376位上海干部相继抵达珠峰脚下的日喀则地区及下属江孜、亚东、萨迦、拉孜、定日五县,用热血铸就了最深厚的汉藏兄弟情谊,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年来,上海累计投入援藏资金26.34亿元,实施项目1216个,帮助当地培训各类人才2.78万人次,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人才队伍。

  原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说,因为上海市的无私援助和上海援藏干部的无私奉献,今天日喀则的各项事业才蒸蒸日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成为西藏历史上发展与稳定的最好时期,百姓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实效:“2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前面40年!”

  “日喀则”在藏语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是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后藏古城。几百年来,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直困扰着藏族儿女。

  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西藏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杨晓东告诉记者,在内地早已实行了完整的新生儿髋关节脱位的B超筛查,但在藏区,由于医疗条件缺乏,很多儿童得不到及时诊治落下终身残疾。今年5月,上海医疗队仅在萨迦、拉孜、定日3个县就筛查出了100多名先髋患儿,并分批次将大龄患儿送往上海接受爱心手术。同时以上海卫生资源为后盾,成立了西藏自治区首个“先髋诊疗中心”。

  如今,上海援藏医疗队已经建立了基层先天性疾病筛查网络,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对当地群众进行健康宣教,防病于未然。

  在成立之初,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因条件艰苦根本无法做手术,在上海的援建下,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年门诊量已有14万,手术病例超过3千。

  20年来,随着上海和其他对口援建的兄弟省市一起加大投入,日喀则的基础医疗、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大为改观。近年来,日喀则已将70%以上的援助资金投向了民生工程。

  上海市合作交流党委书记、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主任林湘,是第二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的领队,回到上海后多年来依然与援藏工作分不开,每年都要进藏调研。他说,“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是援藏工作的基本思路,一切从对口支援地区实际需求出发,动真情、办实事、务求实效。这既是上海的经验,也是一以贯之的工作方向。

  “上海援藏干部来后,日喀则这2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前面40年。”原日喀则地区行署副专员群培说。

  心迹:挥洒上海热血 发扬“西藏精神”

  沿318国道过岗嘎山时,上海的援藏干部总会停下来,走到一处墓前,点一支烟,祭三杯酒,临走时,献上哈达。这是上海第二批援藏干部邵海云同志的衣冠冢。1998年11月,他把36岁的青春生命永远留在了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上海第七批援藏干部、定日县旅游局副局长顾春雷说,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就意味着要传承和发扬“西藏精神”,继续奉献我们的青春,挥洒我们的热血和汗水。

  一笔笔援藏资金、一个个重大项目、一项项民生工程,犹如金秋硕果,挂满枝头。一批批援藏干部走了又来,一碗碗青稞酒干了又干,一句句“兄弟”难舍难分。

  老书记平措清晰地记得,送走第一批上海援藏干部时,日喀则几万人涌上街头。每一位援藏干部的脖子,都挂了几十条哈达,人陷在哈达堆里。“感谢共产党!”、“感谢上海奔布拉(干部)!”——老人、妇女、儿童,尽情呼喊,难舍难分。当老书记临别致辞时,这个参加过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一个人俘虏7个敌人的藏族汉子,竟几度哽咽落泪,最后实在说不下去了,只好由秘书代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要留下上海成熟的做法和管理经验,留下高效的体制机制,不因人而变。”拉孜县委书记张劲松告诉记者,现在他将上海先进的信息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因地制宜打造成“智慧拉孜”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一下子把拉孜与上海的社区社会管理水平拉到了同一高度。

  8月15日,由上海援藏资金投入2000万元创作的实景剧《江孜印迹》在江孜县上演,这是目前西藏74个县中仅有的一个县级实景剧。

  “如果说早期援藏是‘输血’,现在援藏则更看重‘造血’。”日喀则地委副书记、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联络组领队戴晶斌说,《江孜印迹》250个演员都是当地农牧民,周边的居民还可为演出提供配套服务。如果能拉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形成“造血”机制,最终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这个《印迹》就会是每一个援藏干部心头永不磨灭的“印迹”!

  日喀则市内,有一座地标性建筑——上海广场,外形像一艘巨轮。当地的人们说,这是一艘友谊之船,从长江尾的上海,驶向长江头的西藏。船头前方屹立着一组大型不锈钢雕塑作品——藏族少女手捧哈达,汉族少女挥舞彩绸,仿佛正引领着这艘“日喀则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来源:新华网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