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益模范
安猪:坚持做有创意的“公益产品”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3-05-21  责任编辑: 李想
安猪介绍“一公斤盒子”公益产品。
安猪介绍“一公斤盒子”公益产品。
 

  因为一次偶然的志愿者经历,北京某间写字楼里面少了白领余志海,多了公益人“安猪”。从最初的2004年发起“多背一公斤”项目,到后来学校图书室项目、公益贺卡销售,安猪和他的团队用独特的创意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公益项目和产品,向着“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社会企业”不断进步。最近的雅安地震前后,他和团队所设计出的“灾害教育工具包”又即将派上用场。

  从“一公斤盒子”到“灾害教育工具包”

  农村普遍存在着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缺乏的状况,作为资深驴友的安猪深知这种状况。将这种对孩子们需求的深刻了解与自己的创新优势相结合,让安猪创造和设计出的每一款“公益产品”都深受欢迎。

  2011年,安猪和他的团队研发了“一公斤盒子”产品,想为改变乡村传统教育尽一份力。一个“一公斤盒子”里的内容包括一门课所需的材料和一个简单易懂的使用指南,这能让一个志愿者或老师和36个学生展开一节主题课。一线的志愿者或老师,只要填写一份表格,说明活动计划并承诺反馈,就可以申请“一公斤盒子”。从2011年7月至今,“一公斤盒子”项目已经覆盖了全国24个省、市的247所学校,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

  依托“一公斤盒子”,安猪团队推出针对大学生支教的“聪明支教训练营”活动,给大学生支教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如果说“一公斤盒子”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公益产品,那么他新近推出的“灾害教育工具包”则是一个即将孕育成功的胎儿。就在雅安地震的前一天,他恰巧正在深圳壹基金的总部讨论如何优化“灾害教育工具包”,计划可以在5月底研发成功。在经历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之后,安猪有了理性的成长,“现在我们的专长不在救灾,而是教育。”安猪告诉记者。

  希望“改变一下教育”

  刚入公益圈时,安猪完全是个外行人,但也正因为没有行业知识的干扰,他能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事情。因为思维方式受互联网影响较深的缘故,在“多背一公斤”等项目整个模式的设计上,安猪都秉承着一种“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形式。

  在他看来,传统的公益形式往往是专家式的,要求和指引志愿者做事情,没有太强的志愿者主体性。但他相信,“真正的公民社会应该是我想做的事情我能做主,能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做,而不需要人家去教我怎么做,我不需要去投奔在一个什么机构里面。”

  带着这样的想法,安猪希望可以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改变一下教育”。他认为,如今中国的教育方法太陈旧了,无论是方法还是思维。“我希望用公益的方式,对现在的教育带来一些改变。”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国家机关 | 驻外机构 | 社会团体 | 新闻网站 | 媒体网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网站 | 地方网盟 | 友情链接 | 黄金链 全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