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携手湘西导演 共谱公益电影《大山的呼唤》 |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2-10-11 责任编辑: 李想 |
|
10月9日,笔者来到电影《大山的呼唤》拍摄现场,演员们正在拍摄田金珍创作《千里寻母记》的场景。 由香港同道文化投资,湘西籍导演邹亚林任编剧和导演的、反映湘西儿童的公益电影《大山的呼唤》于9月23日在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开机,这部电影主要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苗族农民和小学生。影片以党的十八大代表、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央电视台2007十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 “2008关爱女孩十大新闻人物”荣誉的苗族妇女田金珍为原型,讲述了一个湘西农村妇女如何砸锅卖铁,倾其所有、历尽艰辛,创作拍摄了《千里寻母记》这部对留守儿童充满人性关爱的“DV电影”,呼唤留守儿童家长回家的故事,感动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关链接 2012年9月23日,由香港同道文化投资,邹亚林编剧,导演,反映湘西儿童的公益电影《大山的呼唤》,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隆重开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主要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妙族农民和小学生。影片向我们原汁原味的向展现了:湘西留守儿童期盼外出打工的父母早点回家的那种焦躁不安的心情,以及湘西阿妈对留守儿童的那份视如己出的爱和关怀,湘西阿妈心中对留守儿童的牵挂和呼唤。
![]()
![]() 电影《大山的呼唤》以曾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央电视台2007十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2008“关爱女孩十大新闻人物”荣誉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妇女中国“18大代表”田金珍女士为原型,向我们讲述一个湘西农村妇女如何砸锅卖铁,倾其所有、历尽艰辛,创作拍摄了《千里寻母记》这部对留守儿童充满人性关爱的“DV电影”呼唤留守儿童家长回家的故事。这部电影被刻成DV传播出来以后,感动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田嫂终于实现了她为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的崇高理想。 本色演员介绍:
![]() 女一号,苗女龙玉门,71年出生,7岁就跟奶奶和母亲学打花带,20年前嫁到县城,2000年在虹桥边摆摊卖自己编制的手工制品,老家在凤凰腊尔山的岜人寨,很偏远的寨子,叫她‘沱江织女’,龙姐腼腆的抿嘴一笑:老了,还美什么。她还是名人,常被政府请去外地作编绳表演。 男一号,苗族吴茶山,凤凰山江镇X景区管理员,今年39岁,有4个孩子,老大十六,老四一岁,拍戏时常带着老三。 小女一号,隆琳,和男女一号饰演一家人。苗族,10岁,腊尔山希望小学6年级学生,父母都是教师(左上),小男孩,是男一号演员吴茶山的老三。 湘西导演邹亚林介绍:
![]() 湘西土家族人,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自编自导了电影《红棉袄》(2007年珠江电影公司出品)和《暑假》(2010年北京方金影视公司出品) 两部电影。其中,邹亚林导演的《红棉袄》先后入围国际国内20几个不同的电影节,并被中国海外电影推广公司选送参加世界最著名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国展映活动,而《暑假》一片也被列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参选影片。并且,《红棉袄》一片还被2008年《中国电影总结报告》撰称可和被誉为“电影终结者”的世界顶级电影大师,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最后一个最著名的长镜头媲美。 香港同道集团简介: 同道集团:于2012年8月在香港成立。集团创始人王琰先生,85后,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学部硕士。在中国大力发展文化產业的新形势新背景下,借应时代新风,以积极的态度入世。2012年开始涉足电影投资。首部电影《大山的呼唤》即将开拍。 来源:新华网
|